2017年12月2日,“北方细石器技术体系暨下川遗址新发现---人类演化与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人类演化与环境考古委员会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来自国内各大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近8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由开幕式、学术发言和闭幕式三部分组成。
开幕式由易倍体育官方官网杜水生教授主持,易倍体育官方官网分党委书记郭家宏、山西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晓毅、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吕厚远分别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
学术发言包括两个特邀报告、下川遗址研究新进展、细石器文化-气候环境、人类演化与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发展研讨四个专题。
一、特邀报告
首先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高星研究员和付巧妹研究员做了两个特邀报告。高星研究员回顾了现代人起源的研究历程和一些新的考古发现,指出现代人起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更全面、更具包容性、更辩证的理论体系,强调中国乃至东亚是现代人起源未来相关研究的重镇,指出多学科多领域的整合是破译现代人起源这一重大命题的关键所在。付巧妹研究员则具体报告了一个古DNA获悉古人类演化图谱的例子,分析表明田园洞人不是现生东亚人的直系祖先,却与美洲亚马逊人、比利时-古人有比较亲密的联系,说明正如高星研究员所说现代人起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二、下川遗址研究新进展
下川遗址的新进展是本次会议的重中之重,所以接下来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王益人研究员和易倍体育官方官网的杜水生教授对下川遗址的前世今生进行了汇报。王益人研究员回顾了下川文化的发现研究历史及其重要的学术意义,并呼吁下川遗址应收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名录。杜水生教授则介绍了下川遗址2014年-2017年的发掘成果,明确指出下川遗址有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存,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又有大量火塘、赤铁矿和石磨盘的共存现象,这充分说明下川遗址不仅仅是一个细石器遗址,而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记录了整个晚更新世以来人类发展全过程的遗址。同时他还指出细石叶是在2.6万年之后涌现的,且石叶和细石叶是共存的,针对这一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王小庆教授、北京大学考古与文博学院的王幼平教授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关莹副研究员,分别做的“龙王辿第一地点的发掘与认识”“郑州地区的细石器遗存及其相关问题”“泥河湾盆地早期细石叶工业”的报告中均提到在他们的发掘过程中有与下川一样的现象,这样既印证了下川的发掘成果,又说明中国北方广大地区细石叶技术的产生具有共通性。同时王小庆教授还介绍了微痕分析显示龙王辿第一地点的细石器功能复杂多样。王幼平教授构建了北方细石器遗存的地层:黑垆土-李家沟细石器-西施石叶细石叶-石片石器,并且指出郑州地区早期细石器与石叶共存,晚期细石器与制陶技术、磨制石器共存这种共存关系。
关于下川的其它研究还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郇秀佳博士做的“下川遗址出土石磨盘淀粉粒分析——中国北方早期粟类植物利用”的报告,显示下川石磨盘上的淀粉粒主要来自橡子、粟类和食用谷类等,这样为下川遗址石磨盘用于加工食物提供了直接证据。类似的方法还有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靳桂云教授的“海岱地区史前生计与农业”也是通过淀粉粒、植硅体等一系列动植物考古学的手段认为后李文化的生计方式仍是以采集狩猎为主,食物生产还处于尝试阶段。下川周边的研究还有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任海云的“山西陵川发现的尖状器”,认为陵川地区的尖状器形态多样,但在石料、修整技术等方面又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陵川地区与下川遗址距离较近具有很好的可比性,下川遗址比此地的优势可能就在于其石料比较优越。
三、细石器文化-气候环境
涉及细石器材料的报告有,黑龙江省考古研究所李有骞副教授的“嫩江中下游地区细石叶技术的编年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赵海龙副教授的“泥河湾下卜庄旧石器遗址发现及认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生岳建平的“中国东北小兴安岭南部细石器遗址的发现与研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生田川的“吉林抚松枫林遗址细石核研究”。李有骞和赵海龙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对某一区域的细石器技术进行了研究,前者通过对嫩江地区多遗址的综合研究,认为从时间序列上看嫩江地区的细石叶技术有三次大的转型,后者则以小见大,通过对下卜庄遗址的研究印证了谢飞细石核马蹄形分布带的分布规律,同时指出泥河湾盆地以矮体船形石核为主的文化组合早于高体楔形石核组合,与东北地区正相反。岳建平和田川的报告也是关于东北地区的,岳建平着重介绍了新发现的桃山和桦阳两遗址的发掘研究情况,指出两遗址均表现出石器技术的多样性和过渡性,两遗址年代为1.8万年左右到新石器时代,所以这种石器技术特征可能反应了旧石器时代末期石器技术的复杂不稳定性。田川主要对枫林遗址的的细石核进行了动态类型学分析,指出该遗址的石器文化体现了一种流动性加强、技术水平提高、细石叶工艺扩散、人群互动强化等的特征。
理论、方法、技术性的研究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陈胜前教授的“细石叶工艺起源的理论问题”,和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王心源研究员的“对遥感考古与空间考古的思考”这两个报告。陈胜前教授从理论层面对细石叶工艺的定义、起源进行了研究,更重要的是他介绍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肯定了考古学理论对具体问题研究的重要性。王心源研究员的报告对考古学领域具有广泛的意义,他首先介绍了遥感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并指出了现在存在的问题,同时他还认为遥感考古仅仅发现是不够的,需要继续升华用于回答考古学的更多问题。
除此之外,与细石器文化研究息息相关的是环境气候的影响,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吴文祥研究员的报告“氧同位素3阶段以来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按特征气候期和气候事件发生时间顺序把MIS3阶段到4000年前的气候变化及其特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并且与相应阶段的人类活动和文化进行对照,这对我们研究细石叶技术的起源、发展等问题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邓辉教授的“《水经注》与京津冀平原水系变迁”则是对比较晚近的小区域环境研究,他依据《水经注》解释了6世纪以来永定河不断向南摆的变迁过程,同时阐述了白洋淀的形成与演化,这提醒我们旧石器时代虽是无文字时代,但也不能忽略早期文献的作用。
四、人类演化与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发展研讨
这个专题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与会专家学者针对此次会议中的报告进行讨论并提出意见,二是对人类演化与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接下来的工作提出建议。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夏正楷教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陈发虎院士、青海师范大学候光良教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小强研究员等专家代表,先后就会议报告和接下来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建议。
闭幕式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高星研究员对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对所有报告进行了精辟的点评,对此次专题性的会议给予高度肯定,并指出现代人演化、细石叶技术起源、细石叶技术反映的生计模式、环境与人类演化、遥感与传统考古的有机结合等方面的未来研究和发展方向,最后,宣布此次会议圆满落下帷幕。
此次会议报告精彩纷呈,成果丰硕,对深入研究北方细石器技术体系和现代人起源演化等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对于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广泛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建设性的意见。